供应商管理控制制度是企业应建立供应商档案,并根据自身的发展、市场信息的收集和供应商的变动定期更新档案,如无特殊要求采购活动应在档案内选择供应商。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可以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根据供应商是否与企业存在战略联盟关系和到货的及时性与质量等因素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较高的供应商可以享受优先合作和付款的优惠条件。
在对供应商的管理中,关键的控制要点有:定期审查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如有变动则及时更新;新增供应商时要对其产品质量和财务可行性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工艺能力、质量记录、运输记录、劳动力情况、成本结构、财务状况、售后培训意向等;选择某一供应商进行交易时应由多部门进行监控,提供所有供应商的报价汇总表和不选择其他竞争性供应商的理由;与供应商进行以往相同的交易,在价格、付款条件等方面有不利变化时要严格审查,并经有权限的部门或人员的批准后方可执行;与供应商进行每一次交易后都应当组织请购部门、采购部门、会计部门、保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供应商档案,作为以后交易的参考。
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elivery)、服务(Service)、技术 (Technology)、资产(Asset)、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合称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 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 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