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链的供应渠道多样化,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同发展,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补齐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目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市场已达万亿美元规模。IEA数据表明,2021年清洁能源投资超过1.4万亿美元,占能源总投资增长的近3/4,中国(3800亿美元)、欧盟(2600亿美元)和美国(2150亿美元)是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投资国。
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分布现状可从光伏、风电、锂电池几方面看。
• 从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来看,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供应链中居主导地位,欧美光伏生产制造不具竞争力。中国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备极高的生产制造能力,在光伏组件制造的各个阶段都占有最大份额,各加工制造环节约占全球产品供应的75%以上。2021年全球光伏相关贸易总额(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超过400亿美元,同比增长70%以上,其中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
• 从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来看,全球风电产业国际分工体系发达,风机、轴承、环氧树脂、风机叶片、齿轮箱等关键环节的生产制造分布在多个国家,产业链核心环节生产地分布于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多个国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风电产业链供应链都不完整,都需要通过国际分工完成价值实现,都面临着供应链不稳定的诸多风险。
• 从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来看,锂电池的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锂资源的开采和锂化工环节则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全球主要的电池材料制造企业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美国等国家,锂化工生产企业分布在中国、美国、智利等国家。
目前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最为完整,从关键矿物开采加工生产、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关键设备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制造,到最终产品的应用市场,形成了覆盖整个产业链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得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并且在产业链上下游存在足够的替代品和备选方案,从而提高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和生产商,已形成了多样化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得整个产业链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可以快速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供应链韧性。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为强大,使其可以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更快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韧性。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有规模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涵盖了新能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与维护等整个产业链供应链。
• 政府在保障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出台了包括市场推动、技术升级、人才建设等相关产业政策,有力地保障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也面临一些挑战:
• 地缘政治关系的重大变化;
• 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加剧,欧美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地新能源产业的保护力度,提高了市场进入门槛,另一方面加大了新能源产业生产制造本地布局力度;
• 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影响,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面临核心环节技术更迭缓慢的风险,风电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面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竞争力不如美欧的风险。
在提高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信息共享水平,加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监测能力建设,及时发现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
第二,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链的供应渠道多样化。采取多元化的供应渠道,避免单一的供应渠道或者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第三,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同发展,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补齐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一些中间品、原材料和控制系统。
第四,注重市场多元化。新能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这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已构成一定的风险。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口;欧盟也通过新电池法规,提高我国电池产品进入欧盟的门槛。加强“一带一路”新能源产业合作,开辟新的新能源应用市场,通过市场多元化降低欧美市场波动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