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典型特点
1. 新能源价值链上游
在价值链上游,传统整车及零部件仍为重要基础环节,具体包括车身、悬架、制动、转向、内外饰、传动等系统,整体相对成熟,线性传动、转向等还有潜力。
而新能源系统则构成未来主要增量,主要由电机、电控、电池为构成的三电系统。进一步拆解,电机可分为定子、转子、外壳等部件。电控部分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核心为IGBT功率半导体,负责电流控制与逆变。电池由电芯、模组与BM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电芯核心为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部件,BMS主要负责电池充放电与热管理。
此外还有车载充电机,负责整车充放电管理。另外,智能网联部件同样将对整个价值链起到颠覆作用。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具体包括传感器、计算平台、软件算法与网联模块。传感器由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构成。
计算平台则包含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或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等多种芯片,各司其职,以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与信号为输入,完成自动驾驶的感知、融合、决策规划与控制算法的运行与结果输出。网联模块则包括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网关等,负责车辆与外界的沟通与信息传输,实现车路协同。
在传统整车部分,更多是由传统主机厂与供应商牢牢把控。而新能源系统一方面催生了较多新兴新能源价值链供应商(如宁德时代、精进电动),另一方面,主机厂针对关键系统也在实现自研自产。在智能网联环节,新兴创业企业更多,分别从激光雷达、算法软件等角度切入,寻求一定市场地位。
2. 新能源价值链中游
价值链中游主要围绕整车制造与销售展开。由于新能源系统复杂度降低、模块化、标准化与集成度水平提升,故制造与装配难度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智能化生产工具及技术的应用,生产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整体变革相对有限。
除整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整车销售环节,更多新零售、电商、体验式营销业态的切入和应用将带来更丰富、更生动的用户购车体验。价值链中游仍为传统主机厂的核心战场,通过把控整车制造与销售环节掌握核心利润池与消费者对接界面。
但与此同时,新零售和金融购车业态的兴起带来更多互联网玩家与平台进入整车销售领域,推出分时租赁、以租代购、融资租赁、电池租借、1+M灵活订阅等购车模式,由此带来更多选择。
3. 新能源价值链下游
价值链下游主要围绕车后服务展开,包括汽车金融、售后维保、出行服务与车联网服务四大板块。
• 汽车金融涵盖了新车金融、二手车金融和车辆保险,主要由主机厂、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进行覆盖。主机厂开始入局保险,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操盘主体,并通过保险进一步影响客户理赔和维保过程。
• 售后维保既有主机厂主导的4S授权体系,也有社会玩家构建的独立后市场,其又可分为社会维修厂、配件流通、交易体系和配件修复、再制造商等,参与玩家众多,也是近年来互联网玩家的切入与整合热点。
• 出行服务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顺风车等多种业态,以滴滴、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背景玩家主导,主机厂首汽、广汽、吉利同时也在布局,规模逐渐提升。
• 车联网服务则包括车载联网硬件、通讯服务、内容服务等,分别由供应商、通讯服务商和互联网玩家主导,最终在整车端进行融合展现。在车辆生命周期的末端,特别是二手车流通、事故、残损、报废车环节,通过加大新旧车置换力度,布局拆解回收能力,提升车架、三电等核心零部件及材料的重复利用比率,建立储能体系与拆解配套体系,形成绿色的循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整体来看,未来价值链下游延伸潜力更为显著,且价值挖掘与生态互联空间较大,将成为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最终实现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挖掘,形成价值的共创共享。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几个明显趋势
1. 核心供应链更加集中,寡头垄断加剧;
2. 核心主机厂带动效应明显;
3. 主机厂自研力度加大;
4. 模块化、电子化、智能化、连锁化。
数商云全链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 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资源整合管理
--------
SCM系统 / SRM系统/ 采购商城系统 / DMS渠道商 / 经销商管理 / 订货平台
B2B / S2B2B / S2B2C / B2B2B / B2B2C /B2C/ 多租户 / 跨境电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