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冷链物流在百姓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疫苗外,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均离不开冷链运输。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消费升级快速提升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冷链物流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2022年,疫情防控成效显著,防控限制政策逐渐解除,社会经济活力加速回升,物流业也加速发展。而生鲜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产品,市场潜力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发展空间大。
冷链物流离不开冷库,冷库为冷链物流而服务,冷库具有冷藏、保鲜、恒温的作用,能有效延长生鲜食品、特殊药物的保存时间。冷藏车是冷链物流中至关重要的运输工具,有了冷藏车,才能更好地完成货物地长距离运输。
冷链物流运输需求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末期的2.1倍、2倍和3倍左右。
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快速发展,打破了人们的购物区域限制,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品类更丰富的产品。生鲜电商的发展,使得生鲜食品的远距离运输需求增多,推动冷链物流运输需求大幅增多。
冷链物流产业链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险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冷链物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而建立起来的。冷链物流的上游主要是冷藏基础设施及设备供应商,中游是物流服务提供商,下游则主要包括食品生鲜和医疗产品两大业务板块。
当前,冷链物流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品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差异化服务增多;在生鲜电商、自采直销等新业态助推下,食品冷链物流形成产地放射、中心城市汇集的形态;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冷链物流资源加快向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汇集,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约。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冷链物流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分析:
与此同时,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之间整合、并购、重组加快,冷链仓储、运输、配送、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规模占市场总规模接近20%,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方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2016年至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逐年上涨,增势稳定。2021年,华东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占比最多,超过30%。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前十的地区中,有五个都位于华东地区,分别是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和安徽。
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区域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及中部等地区,特别以广东、山东和湖南为代表。截至2023年1月底,广东共有相关冷链物流相关企业1599家,山东和湖南则分别有1285家和1213家。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区域分布中,上海相关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最高为8716万元,除此外,重庆、北京和山东的冷链物流企业平均注册规模均在3000万以上,规模相对较大。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资本化的企业(有融资信息和上市信息)的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和山东及北京等地。截至目前,广东共有存续和在业的资本化企业共计19家,上海为12家,山东和北京分别为6家和5家。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冷链物流有相关专利信息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31家企业拥有专利相关信息,而江苏和上海则分别有17家和16家企业拥有专利相关信息。
冷链物流行业分析
202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监管保障机制,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围绕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加快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冷链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冷链物流大通道,形成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牵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冷链运输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冷链物流运输畅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规范发展,为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减少食品流通环节浪费,推动消费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薄弱,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中转联运换装和两端干支衔接易脱冷断链,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链物流设施在区域分布、产销地分布、温区功能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其次,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流通效率低,导致物流成本增加,难以把控供应链质量,货物损耗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损耗率达10%至15%。
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作业仍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分拣、搬运、装卸等设施设备应用不足,冷链作业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整体效率提升。冷藏车等配套设施数量少且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新能源冷藏车发展滞后。对比国际,我国冷藏车数量仅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左右,而主要发达国家占比高达0.8%至3%。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智能气调、精准控温、智能仓储、无接触配送、大数据补货等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有很大提升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