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强化资源保障,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今年以来,工信部等部委已经第三次提及动力电池回收。动力电池退役回收潮来临之际,对于动力电池及相关金属材料的回收,政策支持的信号正在不断加强。2月10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着力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锌、镍、钴、锂等战略性金属废碎料的高效再生利用。
此外,该方案还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1月12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据其介绍,工信部已在京津冀等17个地区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深化跨区域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推广应用退役电池柔性拆解等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制定发布了一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截至2021年12月底,173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127个,培育的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2021年12月,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钢及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构建国家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品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同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 年版)》,引导产业布局,废旧电池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加大退税力度,规范行业技术标准。将废旧电池回收产业的退税比例从30%提高到了50%,增加了对于企业的金属回收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等条件,引导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都增长了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大幅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镍、钴、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屡创新高。其中,碳酸锂近一年涨幅超过7倍,镍、钴也有着超过60%的涨幅。上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现货价格突破2.5万美元/吨,触及近十年最高点。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6.8万元/吨,最高报价已逼近48万元/吨。
据央视近期报道,由于镍、钴、锂等原材料价格大涨,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也随之飙升。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纷纷加价抢货,目前退役电池价格已超过新货。
国泰君安认为,锂供应增量一年内并不会出现(更多影响远期的供应预期),预计锂现货价格短期内仍易涨难跌。难买叠加价高,抢夺优质货源、延伸产业链成为行业竞争主线之一,而动力电池回收则是获取资源的一大具备“经济性”的高效选择。广发证券预计,203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89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占比达84%。进一步来说,三元电池金属含量较高,且不需要进入梯次利用环节,回收经济性更强;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受益于未来磷酸铁锂电池放量,未来也将形成可观回收规模。
---- 行业方案 | 推荐 ----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云朵匠 | 数商云(微信公众号名称:“数商云”)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平台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网上商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网站系统、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电子商务系统、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渠道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协助企业打造供应端—渠道端—营销端—数据端等全链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益与智慧数字化商业转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