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与实体经济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脊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产业自主可控,离不开雄厚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
近年来,面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这道必答题,不少实体经济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一道,主动拥抱变化,持续深耕细作,助力推动经济“脱虚向实”和降本增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产业互联网发展之路。
制造业转型的重要一跃
去年9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然而,我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过快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32%,到2020年已降至27.7%,不到10年时间就下降了超过5个百分点。而按照全球平均水平,下降同样比重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27.7%的比重和韩国基本一样。但是,韩国1995年就已完成工业化,目前人均GDP为3万美元,而我国才1万美元。
有专家指出,如果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就此停滞,中国很可能面临制造业“未富先衰”的窘境。
所幸的是,我国制造业GDP占比下降较快的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警觉。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此专门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和壮大实体经济的根基;“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在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同时,首次强调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数字化的浪潮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近在眼前,却知易行难。谁能最早转身,谁就能构建起成本和规模的双重竞争壁垒。
目前,美国GE、微软、霍尼韦尔等诸多企业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德国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等工业巨头也在自身制造业雄厚基础上发展“工业4.0”,重塑自身发展优势。
以数字化方式推动实体经济整体降本增效,对于扭转制造业GDP占比下降趋势、实现制造业转型的重要一跃至关重要。
“灯塔工厂”里的数字力量
当前,国际经济竞争也在面临新一轮要素重组和格局重塑。
● 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
● 发展中国家也在潜心学习中国发展经验,加速招商引资;
● 我国则面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向挤压”。这一挤压带来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国内工厂的外迁压力。
压力之下,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融相促,对保持我国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而“灯塔工厂”(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数字化制造与全球化4.0的示范者)里的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将重塑国内制造业产业链系统性优势,并抵消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
在2021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WEF)正式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里,中国占比超过33%。其中,富士康武汉和郑州园区、三一重工北京园区、宁德时代宁德园区等首次入选。
这些“灯塔工厂”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将最富活力和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连在了一起。
● 富士康使用腾讯TCE企业专有云解决方案,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
● 三一重工也与腾讯合作加速园区自动化,实现58万台高价值设备的物联接入,而通过大数据预判和智能调配实现零部件高效周转,每年就直接为下游经销商降低备件库存超过3亿元。
这也恰是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工信部共评选出15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腾讯参与建设的就有4家,包括富士康旗下的工业富联、三一重工旗下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庆的忽米网以及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这15家平台,可以视为代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数字化竞争的主力与先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对此评价说,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国互联网头部企业提出了发展“产业互联网”思路并进行了有益实践,超越了“工业互联网” “工业4.0”的局限,为各个产业的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产业互联网的中国机遇
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仅仅是开始。在我国发达的消费互联网基础上,中国互联网企业以数字化连接助力B端企业直达C端用户,随之演进出来的产业互联网“C2B模式”,也开启了自身发展的时间窗口。
一个数字维度的新世界也在开启: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需要企业在营销和生产模式上快速响应,从最终消费者角度审视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
而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由于自身ERP等工业管理软件已经齐备,再加上消费互联网对用户的触达不够灵敏和即时,给了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
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行动,比如,近几年腾讯乘势而上,借助自身社交、内容、支付等方面的C端连接能力,将消费者的房间与工厂的车间拼接在一起,展现出数实融合的光明前景。
借助供求精准匹配的系统性张力,这家互联网头部企业也得以从原来做移动应用,一步一步发展到做平台、做云计算这样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再延伸到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并努力向着技术上游和国际标准拟定方面努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深度融合?
● 一方面,要做好数字化助手和“连接器”,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
● 另一方面,要做好“工具箱”,提供最完备的数字工具;此外,还要承担好产业内的“生态共建者”角色。
而腾讯不断致力于数字接口与数字工具的泛在化和低门槛化,也使得过去看似遥不可及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些探索,也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向而行。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就鼓励企业上云,推动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认为,对于中小科技企业,靠自身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难度很大,应该发挥科技龙头“数字连接器”的作用,让规模不那么庞大、资本不那么充裕的“大多数”也能切实地感受到数字化变革的动能。
当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互联网依然还存在差距。美国每家企业每年在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方面的支出是中国的30倍。由此来看,我国利用产业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提升供给效率的空间还很大。
不过,随着C2B优化供求对接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进行,产业互联网和数实融合的中国路径已经渐渐清晰。展望未来,相信我国实体经济的前进步伐也将蹄疾步稳,制造强国的底座也将愈发坚实。
---- 行业方案 | 推荐 ----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云朵匠 | 数商云(微信ID:shushangyun_com)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专注为企业提供srm供应商采购平台开发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b2b网站开发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搭建一站式srm供应商系统闭环体系,实现srm供应商网站数据互通、全链融合,综合提升平台运营效率与平台收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