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京东生鲜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70%;叮咚买菜大年三十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300%;沃尔玛春节全国整体O2O“到家”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美团买菜在北京的日订单量达到节前单量的2-3倍。同时,生鲜电商用户数量和活跃度都大幅增长,据Quest 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披露,在网上买菜的用户爆发式增长,25岁以下年轻用户增长了275%,46-55岁用户数量增长了381%,5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97%。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跃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1000万,节后突破1200万。
网上买菜为什么突然火爆起来
疫情下生鲜线上零售火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规避出门买菜的潜在风险
新冠肺炎病毒作为一种新病毒,在疫情初期,人们对病毒知之甚少,病毒如何传播、如何防控、如何治疗等都没有标准答案,面对武汉的封城和全国性的严格管控措施,很多人都对病毒未知的风险表现出高度紧张。为了积极配合疫情管控,避免外出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很多原本要出门买菜的人,出于安全的考虑,转而直接在线上买菜了,不少需求就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2.留在城市过年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比往年增加了更多的买菜需求
由于疫情的原因,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开始,很多人不得不临时取消外出计划,这些家庭基本都没有储备假期消费需要的生鲜食品,这样临时新增加了不少购买需求。
3.社会餐饮消费转为居家消费,家庭买菜需求大幅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其中15.5%来自春节期间这一传统的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因疫情影响,餐饮业基本停业、停市,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78%的餐饮企业没有营收;9%的企业营收下降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下降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下降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原本在外的餐饮消费需求转移到居家消费,这无疑大幅度增加了家庭生鲜食品采购需求。同时,很多家庭按照以往正常年份储备的生鲜食品远远不够,进一步加剧了采购的紧张局面。
4.零售菜场供应减少甚至断档
零售菜市场和菜店作为传统生鲜零售的主战场,从全国来看,有70%以上生鲜零售是在菜市场和菜店实现的,在核心城市这一比例估计也不低于60%。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方因防控需要,不允许个体商户开门营业。多种原因叠加,导致春节假期及节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原本的零售主渠道近乎停顿。
5.线上购买人群增加
疫情前,生鲜电商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一族,因为疫情,中老年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学会了线上采买,生鲜平台线上用户有所增加。
网上买菜会不会持续火爆
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了万亿级网上购物和快递行业的发展,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必将围绕宅经济,带来包括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线上服务行业新的发展机会,并在疫情中已经带来线上生鲜零售行业的爆发性增长。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的推进和生活逐渐恢复常态,线上生鲜零售的火爆势头是否会得到延续还有待观察。
一是线下零售渠道恢复正常供应后,阶段性的渠道供需矛盾会明显得到改善
自2月中下旬开始,随着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中央就在稳步推进全国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全面复工复产,据上海副食品零售行业协会统计,上海各零售菜场到3月中旬,除湖北等少数区域的商户外,95%以上的商户都已经恢复了营业。
二是消费者消费和购买习惯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变
中国大多数地区传统上是以素食为主的消费习惯,喜欢消费新鲜的生鲜食品,消费的生鲜品类众多,需要不断变换花色品种和口味。在购买上,多数家庭都是“小批量、高频次”购买,很多家庭甚至是习惯于“当天吃,当天买”,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消费和购买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疫情后,能否改变原有消费购物习惯并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将直接决定会有多少新客户真正能成为有效客户。
三是生鲜电商面临的产业链瓶颈难以快速有效突破
当前,生鲜电商本身仍处于模式探索期,在实战中尚未出现成熟的盈利模式,在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瓶颈:
1、生鲜产品是非标产品,产品大小、形状、口感、营养成分等都会各不相同,按照商品化的标准运作要求,其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商品的难度不小。
2、生鲜产品具有体积大、重量重、不耐挤压、保温、保湿、保鲜要求高、食品安全卫生控制难的特点。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整个生产流通产业链长且分散,产品分拣、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不仅物流组织难,而且物流成本高。
3、生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产品价值低,价格波动起伏大,产品定价和采购成本控制难。
4、生鲜产品不耐储存,货架期短,需要快速转运和流通,其经营难度远高于标准化的工业制成品。
5、在家庭日益小型化和中国消费者高度讲究新鲜、习惯“当天吃,当天买”的传统消费习惯下,生鲜产品客单价很难提高,目前普遍偏低的客单价难以负担各类高昂的物流成本。
6、生鲜电商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和品控能力有待完善。生鲜产品品类繁多,特性各异,对供应链管理和品质控制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目前生鲜电商行业很多人不熟悉产品习性,也缺乏生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品质控制的经验,产品质量、采购、库存、定价、损耗控制、物流配送等每一个环节把控不当,都可能成为风险点。
四是以批发和零售市场为核心的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适应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在生产和消费两端都小而分散的产业环境下,适度增加中间环节更容易实现规模效应。农产品市场基本功能是在商品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主要承担了商品集散的功能。因此,根据平台经济理论,在产业链中间增加的批发和零售市场平台的价值与商品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实际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如图7-1所示,当生产端和消费端都高度小而分散时,中间环节的市场平台价值将达到最大化。而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规模分散生产,而消费端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需求,通过批发和零售市场流通,不仅更适应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力水平,而且会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线上及线下市场流通模式图
五是从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业态演进的角度看,批发和零售市场仍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农产品品类的总量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我国还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产品生产环节还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小规模分散生产和精耕细作为主,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很相似,完全不同于欧美以大农庄为主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模式。
2.批发和零售市场后端需求日趋分散和小型化。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终将直接地影响着农产品零售渠道和方式。
(1)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得消费购买日趋碎片化、分散化。且消费差异化、个性化使得单个细分市场规模越来越小。为满足消费者这样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相应地辐射出多种新的细分市场和渠道,每个细分市场在初期,很多小而分散的市场经营主体相继出现。
(2)消费环境和消费主力人群的变化催生很多“小、轻、快”的消费服务模式,如小型餐饮、轻餐饮、网络餐饮等新业态应运而生。
3.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本身也在不断改进提升。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作为传统生鲜流通渠道,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深刻变化,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批发和零售市场其设施载体、市场功能、科技应用、市场环境和卫生状况、管理和服务水平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为菜市场的专业零售商服务外,还为众多的专业的配送服务商、超市卖场、食堂、餐饮店和创业初期的农产品电商提供服务,成为生鲜农产品加工分拣和物流重组平台和核心节点。
生鲜线上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生鲜电商作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线上零售作为新零售的杰出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环境、消费环境的日益成熟,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生鲜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自身,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无人化将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改进,冷链物流管理水平将极大提升。随着快检系统、分选设备、无人车等技术的使用,冷链物流效率将会提升。随着节能环保产品的普及应用,冷链物流的成本将会降低。
2.短链化
“更快”是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方向,而短链是“更快”的重要抓手,未来短链模式创新将会持续深化,一方面冷链物流链路将会缩短,中间环节将会减少;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仓配端与消费者距离将会更短。
3.精细化
一方面随着制冷工艺的完善和冷链设备的创新,冷链物流温区的划分将进一步细化;另一方面推进冷链物流精细化管理,在温度控制、品质控制、线路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
4.平台化
随着自建冷链物流的生鲜电商企业在冷链配送方面优势越来越明显,未来在满足企业自身业务的基础上,从自营走向平台化将成为趋势,将为更多的第三方提供服务,增加自身收益的同时,拓宽产业链,实现产业高效发展。
5.联动化
线上平台的搭建,离不开线下实体节点的支持。物流运作需要关注规模效益和需求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农产品供应链未来发展,离不开线上、线下的有效配合和联动。实现线上平台的信息管控,结合线下实体节点实现物流的有效配合,充分发挥信息效率和实物灵活调配的优势,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升维再造。
6.人才化
在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和农产品供应链完善的双重驱动下,将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了解物流、农产品供应链、电商、互联网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际业务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储备。
文章来源: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平台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网上商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开发、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电子商务系统、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链系统、新零售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
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