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规模总量和技术实力大幅度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跃居世界首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增长较快,投资增长呈阶梯状下行态势,面临着增速放缓、成本优势和传统外贸竞争优势不断减弱等问题,需要重新构建新优势、运用新手段,拓展国内外市场。
1、降成本、去库存和去产能是原材料工业的主要目标
原材料工业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的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原材料工业是制造业的条件、支撑和保障,是基础性的先导产业。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困难局面,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基本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军工建设的需求,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但中国的原材料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着产能过剩、贸易链条冗余等痛点,今后,去产能仍是成为今后原材料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原材料工业生产、物流等环节相对效率较低,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企业打造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可以帮助整个供应链进行去中间化和创新,提高产业协同效率,推动降成本、去库存和去产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生产制造业的迫切要求
2017年中国827122亿元的GDP里面,制造业为242707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是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制造企业将生产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工业供应链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3、战略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要条件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行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载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行业产业价值链上属于中低端行业,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加工装备等严重进口,受制于人。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深潜、超算、高铁、特高压输变电、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信、5G、移动支付、核电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但从整体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取得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大都处在产业链中下端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和应用环节,位于产业链高端或上游的材料、技术、设计、加工装备等严重依赖进口,高性能集成电路、碳纤维、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性能加工设备、数控机床等国产化水平不高,对国外厂商依赖程度较高,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制于人。2018年上半年发生的中兴通讯事件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受制于人困境的典型案例。因此,需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合作紧密、分工明确、集成联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供应链创新网络,推进大型飞机、机器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311供应链研究院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系统开发(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等)、供应商系统搭建及电商解决方案服务>
评论